一、公司概况
1.1 公司全称与成立时间
旭蓝的全称为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,成立于1992年,前身为深圳市鸿基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,2017年通过资产重组转型为新能源企业,并于深交所上市(股票代码:000040)。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,是东旭集团旗下核心新能源平台。
1.2 资产规模与员工数量
截至2023年6月,公司总资产规模为248.6亿元人民币,净资产约78.3亿元。员工总数约3,200人,其中工程技术团队占比45%,覆盖光伏电站设计、环保工程等领域。
1.3 分支机构
公司在国内设有28家分支机构,重点布局京津冀、长三角及西南地区,运营管理超2GW光伏电站,并在德国、新加坡设立海外业务办事处。
二、主营业务收入及比例
2.1 主营业务构成
旭蓝聚焦三大战略板块:
- 新能源业务(占比60%):光伏电站开发与运营、智能微电网建设。
- 生态环保(占比25%):水环境治理、固废处理及土壤修复工程。
- 园区综合服务(占比15%):产业园区智慧能源管理、碳中和规划服务。
2.2 收入增长趋势
2022年实现营收42.7亿元,同比下降18%(因光伏补贴退坡影响),2023年上半年营收23.5亿元,同比回升15%,主要受益于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订单增长。
三、当前客户分布与获客渠道
3.1 客户分布
- 政府及公共机构(占比50%):参与”整县推进”光伏项目,合作县域超30个。
- 工业企业(占比30%):为钢铁、化工企业提供”光伏+储能”解决方案。
- 产业园区(占比20%):服务苏州工业园、成都科学城等园区智慧能源改造。
3.2 获客渠道
- EPC总包招标:参与国电投、华能等央企新能源项目投标。
- 政企合作模式:与地方政府签订PPP协议开发集中式光伏电站。
- 生态联盟:加入华为智能光伏全球生态圈,共享客户资源。
四、核心管理层
4.1 现任管理层
- 董事长:赵艳军(2021年至今),东旭集团元老,主导新能源资产整合。
- 总裁:邓新贵(2022年至今),原北控水务高管,擅长环保工程运营。
4.2 历任总裁
- 卢召义(2017-2020年):完成传统地产业务剥离,确立新能源战略方向。
- 王甫民(2020-2022年):推动首个GW级光伏基地落地宁夏。
五、行业地位与竞争对手
5.1 市场份额
- 分布式光伏EPC: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.5%,位列民营厂商前十。
- 工业废水处理:在焦化废水细分领域市占率8%,居行业前五。
5.2 主要竞争对手
- 新能源领域:阳光电源、特变电工、正泰电器。
- 环保领域:碧水源、启迪环境、维尔利。
六、股价表现
6.1 当前股价与历史波动
- 当前股价(截至2023年10月):约3.2元/股,市净率0.7倍。
- 历史最高价:15.8元/股(2015年资产重组概念炒作期)。
- 历史最低价:1.6元/股(2022年债务危机期间)。
6.2 股价驱动因素
- 光伏装机量(2023上半年新增装机同比增120%)。
- 应收账款回收(2023年中报应收款较年初下降18%)。
七、财务健康与风险指标
7.1 关键财务数据(2023年中报)
指标 | 数值 | 新能源行业均值 |
---|---|---|
资产负债率 | 68.5% | 62.3% |
流动比率 | 0.9 | 1.2 |
经营性现金流 | -3.2亿元 | 行业Top40%正值 |
7.2 风险提示
- 有息负债规模:短期借款+应付债券达89亿元,占流动负债65%。
- 电站补贴拖欠:应收新能源补贴款超25亿元,回款周期超24个月。
八、股东结构
8.1 主要机构持仓
-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:持股39.04%(控股股东)。
- 中国华融资产:持股5.12%(债转股形成)。
- 中央汇金公司:持股1.87%(政策性持股)。
8.2 十大股东名单(2023年中报)
-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
- 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
-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
-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
九、潜在主要风险
9.1 国家政策风险
- 绿证交易制度:2023年全面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,电站收益模式面临重构。
- 环保标准升级:工业废水处理排放标准趋严,改造成本增加约20%。
9.2 国际形势风险
- 光伏组件禁令:美国UFLPA法案限制中国光伏产品进口,影响海外EPC项目。
- 多晶硅价格波动:2023年多晶硅现货价从30万元/吨暴跌至6万元/吨,EPC利润承压。
十、公司联系方式
10.1 总部地址
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7号天行建商务大厦20层
10.2 联系电话
010-6829-8888(总机)
10.3 官方网站
总结
旭蓝依托”新能源+环保”双主业模式,在县域分布式光伏及工业废水治理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但需警惕控股股东债务问题传导风险(东旭集团负债率超80%)及现金流紧张压力。投资者应重点跟踪其电站资产证券化进展(2023年计划发行REITs募资20亿元)与地方政府回款改善情况,光伏产业链价格企稳与环保政策力度将成为关键变量。